远征士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3节,亮剑之军工系统,远征士兵,成熟的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六人六个射孔,这使每个人都可以观察到车外的动静并藏身在车内作战,不需要再像往常一样冒险探出半身射击。
见阿列克谢改得差不多了,王学新又补充道:“在车前方装一个可调节高度的钢制滚轮!”
“滚轮?”阿列克谢有些不解:“它需要动力吗?”
“不,不需要动力!”王学新回答:“只是为了增加它的越野能力和作战能力!”
阿列克谢想了想,就说道:“增加越野能力我能听明白,比如在跨越敌人战壕或是反坦克壕时,前方的滚轮就能起作用……”
这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车头前没有一个滚轮,尖锐的车头就会直接怼上战壕或是反坦克壕的土墙,后方的动力轮怎么使劲往前都无济于事。
但如果加上一个长筒形滚轮,只要将滚轮调节到一定的角度,动力轮一使劲车头就会沿着土墙往上,然后就能实现跨越一定高度的土墙。
王学新这是参考了鹰酱在二战时期的半履带装甲车的设计。
只不过这个设计并没有存在多久……财大气粗的鹰酱后来就取消了这种滚轮而且吊机取代了,也就是如果遇到这样的障碍,鹰酱的装甲车可以在钩住一个固定物之后将自己的车头吊起实现跨越。
显然,鹰酱的这种方式更“高大上”也能跨越更高的障碍。
但这种先进性的代价就是成本。
八路军还没有豪到这种程度,当然就选择更廉价的一种方式。
阿列克谢好奇的问道:“但是它会增加战斗力……团长同志,一个钢制长筒形滚轮,跟战斗力有什么关系?”
“阿列克谢同志!”王学新笑了起来:“你看看这钢制滚轮的位置,平时我们可以调节它的高度挡在发动机前,那是不是就为汽车发动机增加一个护盾?”
阿列克谢“哦”了一声,然后不住的点着头。
半履带装甲车这玩意实际上一直存在一个矛盾点:发动机是前置好还是后置好。
发动机前置吧,就很容易被敌人的机枪打坏……虽说前方钢板加厚可以挡全威力子弹,但如果敌人用的是大口径重机枪呢?
一上来对着车头扫射,发动机被打爆装甲车也就完了。
这使装甲车在战场上面对敌人重机枪时显得十分脆弱,基本一梭子弹就是一辆,装甲车根本无法靠近。
发动机要是后置,这重机枪的确是很难打到发动机了。
问题是人就会暴露在重机枪火力之下,人要是都死了,发动机没坏又能有什么用?
因此,绝大多数国家是将发动机前置,这可以为士兵增加一道防护,宁愿发动机坏也不让士兵死伤,这样至少士兵还可以下车作战。
王学新这做法,也就是在车前头加一个钢制滚筒,就是顺便增加了装甲厚度。
如果说装甲车重量超重,那前方装甲就可以取消直接用滚轮取代也不是不可以。
但这还没完。
王学新接着说道:“最好,这滚轮的调节幅度能大一些,我的意思是,它能往前探出一米左右!”
“这是……”王学新这个建议再次让阿列克谢不解。
“地雷,阿列克谢同志!”王学新解释道:“像这种半履带装甲车,最怕的就是敌人的地雷不是吗?但如果前方有一个钢制滚轮,必要时往前探出碾压地面……”
阿列克谢叹服的点了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团长同志!那时,每一辆半履带车都会成为一辆扫雷车,是吗?”
“当然!”王学新回答。
阿列克谢长叹了一口气,他发现自己的智商被王学新按在地上摩擦。
这些想法,尤其是装滚轮……这可以说是用一个简单的做法就完成了跨越障碍、防护及扫雷三种功能。
最重要的还是,这要实现起来一点都不困难。
甚至可以说是简单。
因为这个滚轮完全不需要任何动力。
如果说有什么困难的话,那就是在调动高度和前探一米这两个功能上需要动些脑筋。
产量
除此之外王学新还在驾驶室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
之前的驾驶室是封闭式的,这一点对毛熊或许很有必要,因为毛熊在冬天时气温很低,半履带汽车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时候是用来运送补给而不是运兵的……驾驶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证司机能够长时期驾驶而不会被冻僵,后车厢如果是用来运货的就不需要考虑保温的问题,半履带的设计能使它没那么容易在冰雪覆盖的公路上打滑。
但王学新用这玩意却不是运补给而是作战的。
虽说东北也很冷,但首先要考虑到的还是作战的问题。
王学新大手一挥,就在设计图上把驾驶舱的顶盖去掉了。
“顶盖在战斗中毫无用处!”王学新说:“不仅没有用处还会影响战斗力!”
阿列克谢没有反对。
这一点在运城百战团的使用中就有很多反应。
顶盖的确没什么用,因为它就是一片几毫米厚的薄铁皮,而敌人自上而下的攻击通常是飞机俯冲扫射或是炮弹,这两者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这层薄铁皮能挡得住的。
相反,这顶盖与隔舱还阻挡了后方作战单位的视线和射角,也阻隔了驾驶室与后车厢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还是浪费了顶盖这一大片空间无法使用,为了超过顶盖,机枪不得不架得很高以使其能打到前方的敌人。
但这样又会使机枪手的重心太高,这一是在装甲车颠箥时很容易被甩到车下,二是会成为敌人狙击手绝好的目标。
王学新把这顶盖一去,也就是驾驶舱和后车厢连成一片,不但方便司机上车,还可以把机枪位从后车厢挪到副驾驶位。
这样一来,之前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机枪手重心下降的同时也可以躲在护盾后扫射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同时反应速度和射角不仅没有降低还有所增加……副驾驶位操控机枪可以更好的与驾驶员配合实现火力与装甲车的协同。
这装甲车虽然看起来有些怪异,但王学新却认为它越来越像现代全封闭的装甲运输车了。
如果说有什么区别,除了半开放之外就是现代装甲车是将机枪架在顶部装甲上的。
不过这对八路军并不适用,至少不适合八路军现在的工业基础。
完了后,王学新就把设计图往阿列克谢面前一推,问:“能做到吗?”
“当然能!”阿列克谢很肯定的回答:“事实上,团长同志,你的这些改进不仅没有增加生产难度,反而使生产难度降低了!甚至用料也多不了多少,车身也不会比之前的更重!”
这话说的没毛病,前方增加一个滚筒后方去了驾驶室的顶盖和隔舱,侧面装甲虽然稍稍加高但挖出了射孔,因此重量的确差不多。
至于生产难度,那驾驶室的顶盖和隔舱其实很费事,现在全部取消只需要在前方加两个方便正副驾驶上车的小侧门就可以了,工时和用料不增反减。
阿列克谢忍不住称赞了一声:“这些都是很适用的想法,团长同志!只是……除了你之外没有其它人能先一步想到!”
这是当然。
王学新见过二战甚至是现代的装甲车,最重要的还是他知道战场的需求甚至还有拥有一些别人没有的经验……装甲车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战场的需求,因为那就是根据战场经验做出的改进。
最后王学新给阿列克谢定下一个目标,两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