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4节,大明国师,西湖遇雨,成熟的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摊主露出了憨厚的笑容说道:“哟,小伙子,买一只吗?”
看着金黄流油的烤鸽子,姜星火问道:“多少钱一只?”
“哈哈哈,小伙子,这里卖的不贵,50文一只。”那摊主咧开嘴巴笑了起来。
“你怎么不去抢?”
姜星火的话语是有道理的,明朝的物价,在没有后期大规模白银流入导致通货膨胀之前,一口小铁锅价值80文,一口大铁锅价值150文,一只鸭子价值30文,一只鸡价值40文,一斤猪肉价值18文。
不知道从哪里的林间打的野鸽子,个头也不大,一只卖50文,实在是贵的离谱了,怪不得没人买。
而这时,旁边却忽然有一个工人开口。
“小兄弟,今天这顿烤鸽子的钱,算在我帐上,我请客。”那人豪迈地拍了拍胸脯道,一付古之好汉的作风。
“这怎么好意思。”于谦连忙摆手拒绝。
那人却笑呵呵说道:“小伙子,我看你儿子眼馋得很,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就别推辞了。”
说罢,他也不等于谦反应,就把装有烤鸽子的罐子递给了他,并笑吟吟地说道:“我家里也有个闺女,长得可漂亮了,跟这孩子配得上。”
于谦闻言一阵无语。
“那好吧,多谢您了。”
姜星火接过瓷罐子,顺便低头朝于谦使了个眼色,让他别推辞了。
于谦会意,笑了笑,双手把瓷罐子拎了过去,说道:“那我们就不客气啦。”
“小兄弟是附近的人?”
姜星火“在镇上做帐房的,听说这里热闹,就来看看。”
那工人又东拉西扯了几句,神秘兮兮地低声问道:“你听说过摩尼会吗?”
来了!
姜星火本以为这是什么白莲教的分支组织,理所当然地表露出了一丝兴趣,但又有些茫然。
“没听说过。”
但随即事情的走向却跟他预想的似乎有些偏差。
怎么说呢这人口中的“摩尼会”,却并非是什么宗教组织,而是有点类似工人互助会?
如果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讲,任何“理性人”都应该以个人或集体的自愿方式,进行储蓄和保险,从而以便为事故、疾病、老年等可预知或是不可预知的需求作好准备,但实际上是,穷人在个体层面上,没有能力和意愿进行必要的准备,也缺乏相应的知识,所以往往面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困厄时,就会显得毫无抵抗之力。
而遵循着“有寻求就有市场”的原理,这种互助组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了。
事实上,一个冷知识就是,社会保险这个东西,就是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层的社会互助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姜星火前世,工业革命时期,贫困现象可谓是触目惊心,底层人的生活境遇异常悲惨,而在走投无路之时便自发组织起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互助组织——工会、友谊会、共济会、丧葬会、募捐会、销售合作会等等,来共同对抗贫困和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这些组织里面,最为普遍的就是友谊会,这也是原始社保的雏形,一般情况下,友谊会会员在定期缴纳一定数量互助金性质的会费后,在遭遇失业、疾病、年老或贫困时即可向协会申请领取一定数量的津贴。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各国才在社会互助活动的基础上普遍建立起了强制性的养老、疾病、工伤等社会保险,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福利国家大规模兴起,才有了现代看到的那些东西。
而在如今的大明,工业革命刚刚起步的年代,出现这种组织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了,这种私下组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那就是会不会变成庞氏骗局?
这是很有可能出现的事情,组织者拿了底层人的钱财搞互助,最后携款跑路。
姜星火在大概了解了“摩尼会”是个什么组织以后,并没有深入研究的兴趣,他留下了50文钱后,带着于谦礼貌地告辞。
“或许应该查一查。”
于谦跟个小大人一样,认真地思考后建议道。
“缺乏的是相应的制度。”
姜星火沉吟片刻说道:“我在大明行政学校,曾经讲过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蔡京医药的变法,而今天看到了被冻死的乞丐的时候,我也在思考如果用货币手段,来初步建立起商业化的互助组织,或许会比官府来做要强一些。”
事实上,在姜星火前世的带英,就给出过解决方法,只不过是反面教材。
带英的《济贫法》,目的更像是剥夺人的尊严,而非物质援助手段该法规定一切救济只能低于社会上的最低工资,只能在监狱般的济贫院内提供,而且要强行拆散丈夫与妻女,为的是惩戒贫困,并防止他们繁衍下一代。
不过怎么说呢,《济贫法》因为太过缺德,所以从未完全履行过,因为凡在穷人势众力大的地方,他们都抵抗这种极端措施,可是带英在缺德这方面,是从来不让人失望的,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英国人中至少有十分之一,都属于要靠《济贫法》领取救济的穷人,而这些在带英本土混不下去的,一般都被《济贫法》逼迫的润去了殖民地。
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济贫方法,显然是跟姜星火一贯的理念背道而驰的。
但目前以大明朝廷的组织能力、廉洁程度,想要搞整体的济贫,那跟天方夜谭简直无疑,这也是为什么以前历朝历代没有搞的原因,一是规模大搞不起,二是没这能力。
所以开展受大明银行监督的商业保险,反而更靠谱一些,毕竟钱庄还是可控的,或许会有这样那样的不便,但再怎么说,保险业只要能正常发展,一些起码的保障还是能做到的。
而且钱庄的商业保险,也能控制规模,毕竟这是自愿的事情。
不管怎样,可以预见的是,私下的互助组织是不可能断绝的,工人们对于商业保险,也必定会有本能的抗拒,一部分人会宁愿选择手头多存些工钱。
不过无论如何,给大明新生的工人阶层多一种选择,也是好事。
立法
运粮河-小溪沟村的实地调研结束后,毫无疑问的是,姜星火获得了一些关于这个时代乡土社会各阶层和新生工人阶层生活状态的实际情况,也解决了一部分当即能解决的问题。
当然,更根本的,或者说制度层面的问题,还是需要通过货币政策和立法改革来予以针对纾解。
“国师,审法寺的金少卿来了。”
穿着绿袍的柴车敲了敲门,随后隔着门说道。
“好。”
姜星火放下手中暂拟的百姓商业保险和海外贸易货物保险的原则条例,亲自出门迎接金幼孜。
金幼孜今年三十五岁,典型的江西老表,身材不算高大,但相貌英俊儒雅,不过脸上却始终挂着淡淡的忧色,似乎有什么烦心事。
“下官见过国师大人。”
看到姜星火从房间里走出来,金幼孜急忙行礼。
虽然他刚刚从内阁里跳出来,升了少卿,实际掌管着新成立的审法寺的寺务,或许跟胡俨、解缙相比,还算不错,但姜星火可是大明帝国最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之一,就算是在朝堂之中,那也是跺跺脚都会引发巨大震动的存在,他还不敢怠慢。
“金少卿不必多礼,进来坐。”
姜星火摆摆手,示意请他进来,并且指了指旁边已经备好的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